夕阳中一位青年坐在田野中,眺望远方,一只手拿着一封信,另一只手拔下一根地上的芨芨草杆,放在嘴里咂摸着。一任远处吹来的习习晚风将他的衣襟吹得猎猎作响。他目光炯炯,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仿佛他所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就蕴藏在大山的深处。日薄西山,透过天边的云,散射出缕缕微弱的光芒。他久久地坐在那里,像一尊雕像。他思绪飘扬,想起了少年时代替妈妈上山打柴的一幕一幕,想起了傍晚时分母亲焦急地在村口等待着他回来吃晚饭的情景,想起了慈祥的母亲,想起了艰辛的童年……蓦地,他从地上站起来,向家的方向走去……自考上大学离开家已经好多年没回过家了。他能想到,自打自己走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到了妈妈的肩上:早出晚归,忙里忙外,背着背篓,上山打柴……母亲太辛苦了,这些年为了自己她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好好地孝敬母亲啊!他隐隐的感觉到,母亲每天会一如继往地在村口张望,希冀能看见自己的身影。她踮着脚,伸着脖子,望穿秋水。微风轻抚着她的头发,隐隐地露出一绺青丝。他真的感激妈妈,疼爱妈妈,因为没有妈妈,就没有他的今天……
还记得小的时候,母亲的大手牵着他的小手,一同趟过小河,来到树林捡柴火。还是那熟悉的夕阳下,母子各背着一背篓柴火,步履轻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到家,放下柴,母亲端起泡好的黄豆来到磨盘前开始磨豆腐,舂米。忙忙碌碌好一阵子,天色也晚了,他也困了,钻进被窝美美地进入了梦乡。而此刻,母亲坐在火炉旁,一针一线为他缝补衣服。熊熊的火焰不停地跳跃着,就像是母亲心中时刻涌动着的慈爱——对身边已然熟睡的儿子的爱。看见儿子的胳膊伸出被子,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将儿子的胳膊重新放回被窝,再掖掖被角,看儿子重新睡好就又接着缝补衣服了。炉内的火刚开始还着得特别旺,身边的蜡台上的蜡烛还挺长的,但不知是何时,火也快灭了,蜡也快燃烧完了,而母亲却依旧执着地做着手里的活计。
第二天,还是母亲,为他穿好衣服,装好干粮,背着他趟过小河,送他去上学。母亲的背很温暖,也很柔软,他紧紧地趴在上面,和母亲心贴着心。看着母亲鬓角渗出的汗滴,他非常心疼地拽起袖子替母亲擦擦汗。母亲回头望了他一眼,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不上学的时候,他牵着牛,母亲扶着犁,深一脚,浅一脚,蹒跚在泥泞的田地里耕地。两个偌大的斗笠覆盖着两个清癯的面庞,一任晶莹的汗水划过。透过晨曦,母亲的身影虽然矮小,但却很灵活。他总是想让妈妈少干点儿活,多休息一会儿,所以他总是将母亲拉到阴凉下,而自己却更加卖力地采蘑菇。他疼爱妈妈,他长大了。母亲笑了,那笑容是对自己莫大的奖赏。
母亲是慈祥的,但同时也是严厉的。自己犯了错误,母亲也会惩罚自己。譬如,有一次自己淘气,上树掏鸟蛋被母亲碰巧看见,惹得母亲勃然大怒,挨了两个巴掌。他明白,母亲之所以打他,那是因为害怕自己从树上跳下来时摔伤。母亲疼爱他,他更疼爱母亲。母亲总是告诫他,要听妈妈的话,要好好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才能做个有出息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和鞭策下,他学习更加用功了。还记得自己戴上红领巾的哪一天放学回家,他兴致勃勃步履如飞回到家后就迫不及待地蹦到母亲的身边让母亲看他的红领巾,还时不时骄傲地摩挲着他已经成为少先队员的标志。母亲那欣慰的笑容,至今仍浮现在眼前。母子相拥,喜极而泣。他深知,自己取得的每一次成绩,都是与母亲无微不至的深切关怀分不开的。他疼爱妈妈,因为打小妈妈就是他力量的源泉。
乌飞兔走,斗转星移,转眼间他已经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了。母亲再也不让他参与家里的农活,而是让他专心致志地用功复习,备战高考。为了不耽误自己的时间,母亲总是把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送到他的桌子上,让他一边吃一边复习。看着自己大快朵颐的神色,母亲又欣慰地笑了。她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会考上大学的。他知道,如果自己考上大学走了,母亲就会更加辛苦,所以他在临行前还特意为母亲干了很多很多农活,仿佛要一下子要干完似的。两个人背的柴火,他一个人争先恐后地背,跨过枯树,穿过荆棘,趟过小河,幸福地奔向家里。这一回,是母亲跟在他的后面,是他领着母亲。干活归干活,学习不落下。他还是夜以继日的刻苦攻读,旨在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
母亲不但关爱自己,而且还孝顺奶奶。为奶奶洗脸,为奶奶梳头,把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也从小学会了替别人着想,替别人分忧。想到这里,他手中的板斧在空中上下挥舞,劈了很多很多的柴火。这些柴火够母亲烧一阵子的了。看着自己挥汗如雨地劈柴,母亲端过一碗水让自己解渴,还抄起头巾替自己擦擦汗,满脸是心疼的模样。寒来暑往,他实现人身抱负的重大时机到来了——他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负众望,在当年的高考中金榜题名。还记得赴大学报到前,母亲替他打点好行囊,并一次又一次地检查是否垃下了什么必备的物品。母亲特意拿出那件她精心缝纫的蓝布上衣让他换上。那上衣,饱蘸着母亲最为浓烈的爱。他知道,母亲既想让他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又怕他考上大学离她远去。尽管一切准备停当,但母亲仍然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替他正正围脖,理理头发。夕阳中,母子感情缱绻,难舍难分。不知走了多远,依稀还能看见母亲使劲儿地挥舞着手臂,目送他消失在远方。他知道,当时的母亲,早已热泪盈眶,哭成泪人,任凭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泻而下,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离开母亲出远门。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他已经大学毕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为了让母亲放心,他将自己被授予硕士学位那天照的照片早早地寄给了母亲,好让她老人家开开心。他知道,母亲收到照片后一定会欣慰无比,一定会觉得她所受的一切苦都是有回报的,仿佛眼前已然出现了母亲用她那皲裂的双手摩挲照片的情景——她的心血的结晶。照片上的他,英姿飒爽,神采奕奕。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迎风飘扬,仿佛在为他欢呼呐喊,传递佳音。母亲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出息获得了硕士学位,母亲肯定会喜极而泣,心潮澎湃的。
思绪就像风筝的线,又被他扯回到现实中来。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上家乡的山山水水,只有那里,才有那久违的温馨和深情的母爱。他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坐在飞驰的汽车上,眼望窗外那熟悉的风景,他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恨不能肋生双翼,顷刻之间飞回到母亲的身边。窗外的片片秋叶,色彩斑斓,像一只只美丽多姿的蝴蝶在迎风飞舞。他早已没有心思去欣赏窗外的美景了,心里只想着快快回到母亲的身边。他疼爱妈妈。
母子连心,母亲早已等候在村口翘首期盼儿子的归来。还是在落日的余晖下,那个单薄而又熟悉的身影在使劲儿张望。车门打开的那一瞬,母亲的眼泪扑簌簌地从瘦削的脸颊上滚落下来,流进嘴里。那滋味,咸中带甜,甜中带咸,五味俱全,苦乐参半。
夕阳中,那感人的画面定格了:母子纵情奔跑,彼此紧紧相拥,好长时间默默无声,任凭那激动的泪水奔流千里。母子奔跑的那几十秒钟,仿佛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遥远而漫长,天各一方,不能亲见。他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对母亲一诉衷肠,但彼时彼刻,哽咽着再也说不出来了。情急之下,他对着母亲——那个世上最疼爱自己的人,那个最知道自己冷暖的人,那个日夜思念着自己的人,那个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人,那个让他今生今世都报答不完的人,深深地,缓缓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饱蘸着儿子对母亲无上的感激。母子再次深情相拥。
夕阳中的田野原来是那么地美!
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就是现在享誉国内的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耿为华。
徐万钢根据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耿为华的MTV《疼爱妈妈》采写。
2014年11月12日(农历甲午年闰九月廿日,周三)是夜于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麓艺缘堂墨泉徐万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