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经常放露天电影,那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大人们最惬意的时候。吃过晚饭,早早的提起凳子摇起扇子坐在硕大的银幕前,有就近的人家甚至不走多远,就在家门口摆起椅子看反幕电影---其实看的就是银幕的背面。

至今还记得几部比较老的片子《武林志》《自古英雄出少年》

众多的武侠影片在剧终的时候都有一个典型的场景,在一场恶斗快意恩仇之后,时间已近佛晓,东方现出了鱼肚白,芳草凄凄,各位主人公拱手作揖,一一拜别,或一骑单骑绝尘而去,或衣袂飘飘踏步向前,总之都是向着黎明前的曙光走向自己的下一段人生。场景依然鲜活,只是当时不解其中味。在后来的多少年里,我都在不断回忆看电影时的感觉,当时应该是一种很朦胧的悲凉感。但今天,却感觉这些镜头其实是颇具深意的。

东方现出了鱼肚白。这一夜的鏖战,这一夜的谋划,这一夜的亲人死亡阴阳两隔,这一夜的夫妻分离恋人垂泪,都以这一个东方现出了鱼肚白为结束。正义战胜了邪恶,冤情得以昭雪。光明总能给人以希望,这个镜头也能给人以启迪。但我仍然觉得还是有些凄凉,我害怕孤独,喜欢热闹,特别是那些侠士们在瓦栏酒肆青梅煮酒仗剑恩仇,在繁华甚至喧嚣里彪炳着一种侠士文化,所以我也许更把这个镜头的内涵往自己的感受上阐释。这些人都将去往哪里呢?他们的将来如何?我只看到了前面的灰尘满天的大路向远方延伸,或芳草凄凄的乱石堆。。。每看完一部电影,我总是留恋地望一望那不断由下而上流动的字幕,和主人公还在不断向前的背影。充满了遗憾,也不自觉地为他们设计着下一步的生活。他们都到哪去了呢?我当然无从回答。我只好用一个词来给自己一个不再纠缠的理由—不知所踪。

最近看了一些书,倒是想说说这些个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应该是指脱离了人们的视线,没法继续关注了,你能看见的就是最后的一个背影,甚至只是一箫、一剑、一蓑衣而了无音讯。我揣摩着,他们多半还是像以前的老样子生活着吧。也许在云游四方,也许在那个什么终南山修行。。。颇有神秘色彩。在不知所踪的人物里边,老子应该算是第一个 吧,传说他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被守关士兵所迫写下了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而后遁入山林从此再无踪迹。至今也无任何资料考证这位老爷子干嘛去了。还有范蠡,助越王成就大业后“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其实,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还真不少,冲关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秦淮绝艳董小宛、抗清名将史可法,前文所涉的近代女权先锋何振,皆是如此。当然,有的人是被迫,有的人却是主动选择跳出人们的视野而隐逸。而在物质年代的今天,如果还能听到有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色空双忘,不知所踪的,就不禁让人怦然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