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魅力,在于她的质地、湿度和温情,需要人间烟火味,但不是庸俗和流气。有些作家,就是写男女之事,也是美的。赤裸裸的言词和表达没有含蓄蕴藉来得入眼入心。说到底,现实生活与艺术情境总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紧密相连。
文字总为表达某种识和情。识者,知识、见识也;情者,情感、情绪也。如何体现得具体明白或者抽象朦胧,要看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艺术功力。“意”和“象”的问题古已有之。正如《论语·雍也》中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内敛和含蓄是文字表达上的优良品质,这与作家的个性无关。一个性格火爆的作家可以写出如水文字;一颗柔弱的内心,可能包含强大能量。文字的质地,靠作家的精挑细选和智慧打磨。有的文字平淡无奇,但是细细品读却很有味,读了之后还想再读,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习惯于把自然四季的变化和草长花开对应于内心的节律和情感的悸动,这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手段。光阴不待我,逝者如斯夫。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看似写自然、描风景,实则写心境、写人情。
非常喜欢“陌上花开”这个熟语,觉得她的意境美不胜收,寓意丰盈。你想一想,田间小路,本来就美;加上花开,还不美上加美。这本是写实的,因为有了一个“陌”字,给人一种微微的涩感,这是一种陌生而亲近的刺激,如同周氏兄弟的文字。如此,这四个字的意蕴就远不止字面那么简单。吴越王钱缪在给其夫人的书信中更加上“可缓缓归矣”的句子。深沉内敛的爱和情义能不让你动心。
文字的美是一种可以琢磨的美,文字的排列、组合总是离不开情感的渗透和参照,意和象的匹配应该水乳交融,文质彬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文字的空阔意境。从这种角度看,哲思、文化的高妙,吃饭、喝茶的家常,都有意在言外的嫁接可能。
文字不能自以为是,表达应该疏密有致。记叙,议论,抒情,说明,不过是表明识见和表达情感的手段与方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合适的就是好的。行文特点和表达惯性,是一个作家除了深邃思想,批判精神,人文情怀之外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指标。
生活中有“离岸经济”,文学上有“在场主义”。“在场”就是去蔽、敞亮、本真,是文本的呈现,存在的彰显。人本质是孤独的,作家更要耐住寂寞。写作不是“骚动与喧哗”,而是“静静的顿河”。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刻体会,艺术表达才是正理,好的文字和作品是作家优美品性和出众智慧的结晶。
从情感看,悲伤和痛苦总是直接刺激人的大脑和心灵。有淡淡忧伤和丝丝痛感的文字更能激起读者的关注和阅读。成熟的作家不是迎合读者,而是引导读者。既不能自诩为精神领袖,又可以与读者同甘共苦。她是自律的,又是开放的。文字的湿度可以滋润干渴的阅读欲望,文字的温情更能照亮远不算完美的现实世界,让人们从中体味和感受到生活的点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