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安静的黄昏,独自坐在窗前,悠然品味着王维的诗句,心下不觉澄澈清凉许多。

厚重的夜幕早已落下,周围一片寂静,偶然传来几声犬吠。乡村的夜,是真正的夜,那一方幽蓝的天空,是星子们喧哗嬉戏的乐土,田间陌上,有风正悄然走过。喜欢这样的夜晚,复杂质朴,地道得让你能清楚地分辨出你的心率与风的浮动。

桌上的茶盏里,还有丝丝热气轻盈而单薄地上升着,有淡淡的茉莉花的幽香。茶,自古以来,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山林隐士,无论是政客商贾,还是田野农家,谁家的案几上,都缺不了她的影子。可是,她却是最不能接受人世悲凉的,人走茶凉,是事物的肯定,茶未凉人已走,则不由人心生万般慨叹。

此刻,手握这盏清茶,思绪却循着这股淡淡的茶香,上升,腾空,不时飘向辽远的空无处。桌上的书卷里,那一行行字符似乎在纸下游动起来,弯曲变幻。终于,一幅清雅明净的图景展如今眼前,一条潺潺的小溪,随着山势沟壑的坎坷变化而千回百转,在穿过乱石时喧哗成一片,流经松林平地时又突然变得娴静优雅,流出松林后进入开阔地,菱芰,苇丛等在和风下摇曳生姿。

如此淡逸清远的溪边风景,让静立溪边的诗人不由收回由衷地赞赏,“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他想起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故事,这么幽静闲逸的青溪,岂不是比富春江更适宜垂钓归隐呢?我想,在《青溪》这首诗中,诗人对青溪的向往,对归隐山林的向往,都透过那些灵动优雅的画面般的诗句展现殆尽了。诗人从青溪素净的自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味高度谐和分歧的境界。

这首诗,清爽素雅,自然空灵,写景抒情都是那么不着痕迹,而读来却神韵隽永醇厚。先人评论说,“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我心素已闲”,一个“闲”字,最是让人爱不释手,远离官场的浮华倾轧,与自然山水倾心相许,此刻诗人的心,肯定是澄静无染,淡逸悠远了。“闲”是与“闹”相统一的一种悠然清净的形态,古体字“闲”,是门中一个月,可见那是如月般澄静空灵的一种境地,而“闹”,却是门中一个市,自然是少不了喧闹喧嚣的干扰了。

“我心素已闲”,一个“闲”字,囊括了太多人生最古朴的追求,最深入的哲思,那是一种旷放自若,是一种沉静淡远,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贫贱,心无挂碍,自在山水。自然界中存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其深沉的底蕴的,只要心境淡远的人,才干敏锐的感受到最纤细的生命颤抖,彻悟其中的微妙。

这又让我想起王维的另外一首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又一个闲静淡雅的夜晚,又一个唯美空灵的境地,让人的灵魂能开出一朵洁净透明的花瓣来。唯有“闲”,才干心明如镜,纤尘不染,因此窗前飘落的花瓣,才干在眸底留下最优美的弧线;深涧里的幽幽鸟啼,才干惹起心弦最巧妙的回应。

王维《山居秋暝》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下流。”,清幽淡雅,《秋夜独坐》里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自然清爽,但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寻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都变得可感可触。我想,一定是诗人把自己也化身为其中的一局部了,那倾注的月光里,流淌的清泉中,都有诗人的影子与气息。雨中的山果,灯下的草虫,与诗人异样的闲淡静逸。

在现代都市激流的激荡中,心的焦灼与干渴,情的淡漠与善变,如洪钟巨响,时时在震击着每一团体,很多人因此疲惫不堪,灵魂变得虚弱有力。在这样的境地中,无妨抽一点时间,抓紧自己,只需安静就好,一团体,随意的翻翻书,听听音乐,散步山郊野外,体味“我心素已闲”的悠远诗意,你的灵魂必将会取得持久的休憩。

想起雪小禅,那个喜欢在深蓝色的百叶窗下发愣的女子,那个淡雅娴静的女子,那个把写作当做一种修行的女子。读着她的文章,如闻一缕淡淡的花香,有她自己的芬芳与清寂,如观一场烟花零落,有她自己的孤绝与凉薄,她的文字,有着罂粟花的蛊,迷上了,就再也躲不开。

“我心素已闲”,难得的静寂光阴,窗外有和风透出去,月光也明亮了许多。就这样静静地,真好!

“这素心已闲,自有别样一种端庄娴丽,万转千回。而那些青苔一样的幽幽记忆,再见了,再见了。”读着雪小禅的文字,心底的澄净,也绽放成一朵朵清丽的小花,油腻,自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