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暖阳爬满飘窗,闲情几许。冲一杯咖啡,对着巫峡名画,在书香飘溢的房间记录人生的往事,是生活中极为奢侈之事。当然,旅游,也不例外。

五一小长假期间,本打算前往青藏高原,欣赏高原风光,感受佛教文化,却因在成都小姨家作客,耽搁了时间,于是不得不中途转程,改为前往峨眉。

其实,这是再好不过了,朝圣不一定非去**。乐山是佛之城,这次旅行,算是回了次故乡。

四月三十日早晨,天濛濛亮时,我与万平就辞别小姨,然后背着旅行包和相机,搭乘出租车,前往成都市新南门汽车站。汽车站里亭亭地站立着很多去峨眉的车,有出租车、私家车,也有大巴车。因为时辰还早,加上那天天气很好,我们便不慌不忙地找了家面馆,品尝成都的米粉,之后再买票搭乘大巴前往峨眉山旅游景区。大巴车在路上疾驰了3个小时,大约上午11点,我们就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一)巍巍峨眉,山之领袖

峨眉山的风光清秀而奇特,峨眉山的人热情而淳朴。那天,我们下车后,正为如何游览峨眉风景而苦恼时,当地的一位阿姨就主动上前来,要求为我们带路。我虽面带微笑,然心里却直犯嘀咕:旅游景区,骗子很多,一定要当心。想起以前在敦煌旅游时那些上当受骗的事,心里不得不小心谨慎。万平是数学出生,平时工作和生活都十分具有条理和逻辑,听他在那儿仔细向阿姨问的问题,我悬着的心算是落了地。在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的悦宾旅馆放下背包,吃了点东西后,就带着相机去了山脚的旅游景点:第一亭、报国寺、伏虎寺、博物馆、儒释道文化长廊等。

第一山亭位于峨眉山的山脚,长6.7米,宽6.7米,高14米,由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承建,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铜亭。亭内竖有一佛钟,亭外放置两铜象。站在亭内瞭望,左面是帘似的瀑布,右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第一山亭面朝市区,三面环山,衬托出了峨眉磅礴而奔放的气势,占尽无限风光,游人纷纷在此留影,微笑的面容,如见初恋情人时的模样。

我最爱亭子左边那帘似的瀑布,清澈的溪水从茂林修竹的山上一泻而下,由于中间两道前凸巨石的阻隔,形成三道美丽的瀑布,泻下的溪水最终流入下方碧绿的水潭,响声隆隆,飞溅的水花在空中形成雨雾,直扑行人之面,令人不得不惊叹峨眉的秀雅——光是这帘似的瀑布,就足以说明她的温婉娴静,她的秀丽和灵气。拿着相机对着她取景,无论横看、竖看,还是侧看,都好似一幅再美不过的风景油画。那时,你会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在山中,还是在如梦如幻的油画中。

风景如画的峨眉山秀丽而飘渺。崇山峻林,蜿蜒曲折;雾气腾腾,云海涛涛;山势陡峭,风景奇特,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如此秀丽的峨眉,是怎样形成的呢?传说,亘古的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的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一位聪敏的石匠同她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巨石打造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毅志而打动,在神仙们的帮助下,石匠将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将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飘的彩云、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这座山像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做“峨眉山”。

当然,这只是美丽的传说罢了。关于峨眉山的形成,山脚下的博物馆里陈列着很多珍贵的地质资料。行走于其中,你能想象远古峨眉山剧烈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大厅中央的巨型恐龙化石向游人生动展现了远古峨眉的主人形象。灯壁辉煌的大厅里悬挂着一幅幅美丽的生物、植物以及地质图画,那是在向游人炫耀着科学的力量。

(二)佛之长子,“意境”深远

然而,峨眉山的美除了得名于其清秀、飘渺、奇特的自然景观外,更来源于其博大、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因此,峨眉山又被称为“山之领袖、佛之长子”。

美是景与情、景与文化的双向交融。峨眉山有其独特、秀雅的“意境”。要回味之,需要你七分的才华,三分的灵气。

从进入峨眉山景区始,“第一山亭”后面的“摩崖石刻”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从左到右,分别是峨眉山古今导游图、梦象受孕雕塑、佛主雕像、普贤菩萨雕像、以及历代名人对摩崖石刻的评价。

何为梦象受孕呢?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在怀孕之时曾梦见一头六牙白象王腾空而来,并从她右肋进入身体,尔后降生释迦牟尼。此后六牙白象王就成为了佛祖的坐骑,喻为传授佛法的象征。后来,佛主将六牙大象赠与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又被称为佛之长子。

作为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之处,峨眉因菩萨的名声而扬名天下。普贤菩萨代表“德”,是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据说凡是信菩萨、敬菩萨之人,都能受菩萨护佑,一世平安。我的外婆就是佛教信徒,从小,她就教我读佛家之书,唱佛家之歌。然而,我却总是愚钝无知,对于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总是领悟甚少。此次出游,也算是一次“补课”。

沿着摩崖石刻向前走,就是儒释道文化长廊了。明清式的宽阔庭院躺在幽幽青山间,散发出悠长的文化意蕴。门庭中央的“儒释道”三个大字向游人昭示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行走其间,欣赏着关乎此的各种雕塑、雕像,以及相关资料,不得不惊叹峨眉山历史文化的悠久、深长。特别是当在峨眉山博物馆里看见历代诗人名家吟咏峨眉山的诗词时,对峨眉山的文化和美就有了进一步的体悟。如宋代陆游面对峨眉奇山异境,吟咏道,“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范成大咏飞瀑曰,”瀑流悬布不知数,乱落嵌根飞白雨“;李白的诗歌里也呈现出峨眉的宽阔意境,”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景此诗此情,引游人各种翩然联想。峨眉,静如处子,如诗人的心不落人间凡尘。